有聽過辛普森悖論 (Simpson paradox)嗎?

在公司改變福利政策、提供大量重點培訓、或改變營運策略等重大轉變後,管理層都希望了解員工表現是否有所改善。為此,管理層或人力資源同事可能在上述重大轉變後,研究員工表現或績效考核成績有沒有變化。
以培訓為例子。如果看到下表的平均表現分數,大家一定會認為公司提供培訓後,員工表現有所改善吧?

培訓前 培訓後
人數 15 15
平均分 67.67 70.67

未必。

要準確掌握員工表現改變的原因,人力資源同事不能隨便找個原因,看見數值上預期的差異(例如培訓後平均分較高)便立即作出培訓對表現有益的結論。事實上,就員工研究方面,我們在作出結論前,應先了解實驗設計中公平比較的概念。舉例來說,如果再細心分析員工的評分:

培訓前 培訓後
部門A
人數 5 10
平均分 80 77.5
部門B
人數 10 5
平均分 61.5 57
總人數 15 15
總平均分 67.67 70.67

即可發現,培訓後員工評分非當沒有提高,甚至出現下跌!例如,部門A由80分跌至77.5,部門B由61.5跌至57。

以上就是所謂的辛普森悖論 (Simpson paradox)!

如何避免辛普森悖論?

要避免辛普森悖論,其中一個方法就是不斷劃分「小群組」。正如上述例子,若沒按不同部門劃分「群組」,便不知道部門差異的重要性。然而,要劃分多少「群組」才足夠?性別?年齡?住置?

另外,因為員工人數有限,不斷劃分「群組」會導致每個群組人數不足。因此,另一個方法就是簡單地利用迴歸分析(Regression),利用Excel等軟件,計算「培訓前/後」、「部門」、「性別」、「年齡」等變數對「考核成績」的影響。

就上述簡單例子而言,我們可以利用Excel來計算「培訓前/後」及「部門」對評分的影響:

  • 假設變數「培訓」: "1" 為「培訓後」,"0" 為「培訓前」;
  • 假設變數「部門」:"1" 為「部門A」,"0" 為「部門B」。

數字不會說謊。按照Excel的計算結果,原來員工的評分可以下面的公式表達:

評分 = 61.17 - 3.5 x 「培訓前/後」+ 19.5 x 「部門」

即是說,一般而言,培訓後員工評分下跌3.5,而部門A的評分較部門B高19.5!


上述資料有用嗎?歡迎跟您的朋友分享!



E-Appraisal是最新自動化績效評核系統,先從整合公司、小隊以及個人目標入手,追縱同事們的考評進度,並提供各種統計數據,從而讓你更有效調配人力資源,同時免去大家對 Excel 和紙張的厭煩。